历史正剧的回归曙光
在当下的影视市场中,历史剧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曾经备受观众喜爱的历史正剧,如今数量日益稀少,质量也参差不齐 。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,历史剧在电视剧选题中的占比逐年下降,在 2021 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名单里,古代题材剧本就不多,而其中真正的历史剧更是凤毛麟角。那些曾经给观众带来震撼与感动的历史正剧,如《雍正王朝》《康熙王朝》等,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回忆,观众们在漫长的等待中,始终盼望着能有一部真正优秀的历史正剧出现。
就在这样的低迷现状下,《山河月明》的出现,宛如一道曙光,照亮了历史剧市场的黯淡天空。这部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。朱棣从年少时便投身沙场,历经无数战火的洗礼,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统帅 。之后,他又在复杂多变的朝堂斗争中纵横捭阖,最终登上皇位,开创了辉煌的 “永乐盛世”。
该剧首播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首播当晚 34 城收视率排名第一,最高收视率破 0.5% ,迅速在观众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。它的出现,让观众们重新燃起了对历史剧的热情与期待,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历史正剧复苏的希望。
跌宕剧情:朱棣的传奇人生画卷
(一)少年壮志,初露锋芒
剧中,少年朱棣由成毅饰演,他将朱棣的顽劣、机灵和胸怀大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朱棣生长在皇宫之中,虽生活奢华,却身不由己。他向往自由,对沙场充满渴望,心怀疆土,志在四方。他性格中有着与年龄相符的调皮捣蛋,却又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坚定。
在面对政治联姻时,朱棣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。他不愿娶徐妙云,认为这是对他自由的束缚。为了逃避这桩婚事,他想尽办法,甚至不惜换上护卫的衣服逃出宫门,投奔徐达的军队充军。在军队中,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军事天赋,尽管面对军罚之苦,也依然坚持随军,他的志向和精神让徐达对他另眼相看。
朱棣与徐妙云的相识充满戏剧性,两人初次交手,朱棣眼底便已有对她一见钟情的情愫,这种情绪被他小心地压在眼底,又自然地显露出来。大婚时,朱棣头一歪,嘴角略带胜利的笑意,把少年娶到心仪女子的欢乐显摆出来 。他们的感情从最初的误会与抗拒,逐渐发展为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,成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伴侣。
(二)宫廷风云,兄弟情深
在宫廷这个权力的漩涡中心,朱棣与太子朱标之间的兄弟情成为了剧中的一大亮点。朱标由何晟铭饰演,他将朱标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到位,把朱标对朱棣的疼爱、维护以及作为太子的责任感都展现了出来。
朱标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护弟狂魔,对生性活泼跳脱的四弟朱棣总是百般维护 。他深知朱棣的才能和抱负,也明白朱棣将来要承担的责任,因此在对朱棣的教育中,他宽中带严。每次朱棣闯祸,朱标都会在朱元璋面前主动替朱棣求情,他希望能够给朱棣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环境,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。
朱标对朱棣的重用也是毫无保留的。他让朱棣掌管锦衣卫,希望他能够借此机会锻炼自己,同时也能够为朝廷效力。在朱标的眼中,朱棣是他最信任的弟弟,也是他未来统治的重要支持者。他们之间的兄弟情,不仅仅是亲情的体现,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联盟。他们共同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定和繁荣而努力,相互扶持,相互信任。
然而,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朱标英年早逝,这对朱棣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朱标的死,不仅让朱棣失去了一位至亲的兄长,也让他对未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深的忧虑。朱标的死,也成为了朱棣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为他日后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 。
(三)靖难之役,命运转折
朱标去世后,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,即建文帝。建文帝登基后,在黄子澄、齐泰、方孝孺等大臣的怂恿下,开始大力推行削藩政策 。他认为藩王手中的权力过大,严重影响到了中央集权的统治。于是,他开始疯狂针对各路藩王,不到两年,周王朱橚被废,流放云南;湘王朱柏惨遭迫害,自焚而死;齐王朱榑、代王朱桂被贬为庶人。
看着兄弟们相继遭到侄子毒手,燕王朱棣再也不能坐以待毙。于是在万分无奈下,他只得联合其他藩王,打着 “清君侧” 的旗号起兵反抗,史称 “靖难之役”。这场战争持续了长达四年之久,朱棣在战争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 。他手下的士卒都是训练有加、饱经战阵的精兵,加上有朱能、丘福、张玉等猛将率领,战斗力极强。
然而,朱棣的起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建文帝手中拥有着庞大的军队和充足的资源,双方实力相差悬殊。在战争初期,朱棣的军队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也遭受了不少挫折。在攻打济南时,朱棣率军一连攻打三个多月都没能攻克,最后还被铁铉派兵切断燕军粮草,无奈退兵。
但朱棣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,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,不断调整战略,寻找着胜利的机会。最终,在灵璧之战中,朱棣抓住了建文帝将大将徐辉祖召回南京的机会,率军发动进攻。机缘巧合下,南军竟将燕军的进攻信号误认为了己方的撤退信号,于是纷纷后撤,朱棣率军冲杀,大获全胜。此战过后,建文帝在长江一带彻底丧失了跟朱棣战斗的资本 。随后朱棣顺江而下,直取南京,成功夺取了皇位。
(四)永乐盛世,千古帝王功绩
朱棣登基后,改元永乐,开始了他辉煌的统治生涯。在他的统治下,明朝迎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,史称 “永乐盛世”。朱棣在位期间,推行了一系列重大举措,对明朝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在政治上,朱棣设立了内阁制度,选拔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,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问题,加强了皇权,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行政能力 。他还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,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,鼓励官吏互相告讦,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。同时,他利用宦官出使、专征、监军、分镇、刺臣民隐事,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,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,厂卫合势,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。
在经济上,朱棣重视农业发展,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。他兴修水利,疏浚大运河,使得运河重新畅通,这不仅改善了南北交通,还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。他还鼓励垦种荒闲田土,实行迁民宽乡、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,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,防止农民破产,保证了赋役征派,使永乐时期出现政治稳定、经济繁荣的局面。
在文化上,朱棣推崇儒家文化,建立了国子监等教育机构,推广儒家思想和文化知识 。他还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《永乐大典》,这部大典收录了历代重要典籍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,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在外交上,朱棣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,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。郑和的船队航行到了东南亚、南亚、中东和非洲等地,建立了广泛的海外联系,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,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他还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,与朝鲜、日本等国建立了宗藩关系,维护了边疆的稳定。
服化道:明代美学的精致还原
(一)服饰:等级分明的视觉呈现
明朝的服饰制度极为严格,不同阶层、不同身份的人在服饰的款式、颜色、图案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,这种等级化的特点在《山河月明》中得到了高度的还原 。以徐妙云与朱棣大婚服饰为例,徐妙云作为亲王妃,头戴十二龙九凤冠,身穿四合如意云纹婚服,配以金绣云凤连珠纹青霞帔以及翟衣中单,采用的是 “翟、花同行” 的规制,彰显亲王妃的品级 。左右还有大绶小绶加持,则是还原了明初的凤冠霞帔。少年朱棣身穿蓝色婚服,头戴平天冠,契合了朱元璋在位时亲王的礼服规制 。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分别身着皮弁冠服和燕居冠服,也是符合当时的礼制要求 。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服饰,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人物的身份和地位,感受到明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在剧中,官员们的服饰同样严格遵循着等级制度 。文官儒雅娴静,官服上绣的是禽鸟,彰显贤德;武官骁勇威风,官服上绣的是猛兽,彰显威仪 。这种 “补子制度” 是明朝官服制度的一大特色,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。文武官员朝服的颜色也按品阶高低进行设置,一至四品绯色,五至七品青色,八至九品绿色 。在众多文武百官上朝的场景中,官员们身着颜色各异的官服,站立位置也有所不同,这种视觉上的差异,不仅展现了官员们的等级差别,也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美感 。
(二)道具:烟火气与历史感交融
一部优秀的历史剧,道具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,它们不仅能够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氛围,还能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状态 。在《山河月明》中,道具的设计与运用堪称一绝,每一个道具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,既具有烟火气,又充满了历史感。
剧中,油光发亮的烧鹅、粗糙的鞋底、厚实的烧饼等亲民元素随处可见,这些道具的出现,为剧集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,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烟火味 。马皇后亲自为朱元璋下厨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,她身着对襟圆领,头仅戴一只木钗子,熟练地挥舞着大锅铲,灶火熊熊,锅碗瓢盆摆放整齐,烟雾弥漫,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画面跃然眼前 。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马皇后的贤妻良母形象,也与《明史》中记载的 “帝每御膳,后皆躬自省视。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,虽敝不忍易” 相匹配,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 。
再比如,徐达对烧鹅的喜爱,通过烧鹅这一道具,不仅展现了徐达的生活喜好,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饮食文化 。而粗糙的鞋底、厚实的烧饼等道具,则让观众看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,拉近了历史与观众的距离 。这些烟火气十足的道具,让朱元璋、徐达等历史人物变得更加立体,不再是历史书上扁平单薄的二维人物,仿佛为他们注入了血肉和灵魂,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。
(三)场景:宏大与细腻的完美结合
为了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明初世界,《山河月明》剧组辗转多地取景拍摄,无论是大型战争戏的震撼场面,还是宫廷场景的精致布局,都展现了剧组的用心和专业 。剧中很多大型战争戏都是在内蒙古实景拍摄完成,广袤的草原、奔腾的骏马、厮杀的士兵,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。在洪武北征的场景中,大明将领率军北伐齐王,两军交战尘烟四起,万马奔腾阵势恢弘,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宏大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。这种实景拍摄的方式,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冲击力,也让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战争风云 。
宫廷场景的布置同样精致考究,从宫殿的建筑风格到室内的陈设装饰,都力求还原明朝的历史风貌 。宫殿的建筑气势恢宏,飞檐斗拱、雕梁画栋,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。室内的家具、摆件等道具,轮廓线条简练,装饰线脚做工细致,与明朝家具如出一辙 。在朝堂之上,龙椅、屏风、朝板等道具的摆放位置和样式,都严格遵循历史记载,展现了明朝宫廷的礼仪制度 。而后宫的场景则更加注重细节,从妃嫔们的居住环境到日常用品,都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和细腻 。这些场景的精心打造,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观剧体验,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明初时代 。
群像演绎:老戏骨与新生代的碰撞
(一)老戏骨:演技撑起历史厚重感
一部优秀的历史剧,离不开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。在《山河月明》中,陈宝国、张丰毅、王姬、何晟铭等一众老戏骨的精彩演绎,为这部剧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。
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堪称一绝 。他曾在《传奇皇帝朱元璋》中饰演过这一角色,此次再度演绎,可谓驾轻就熟 。陈宝国将朱元璋的复杂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,他既有帝王的威严和霸气,又有草莽出身的市井气息 。在剧中,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相处充满了温情,他们会像普通夫妻一样唠家常,展现出了朱元璋作为丈夫的一面 。而在朝堂之上,朱元璋则尽显帝王的威严,他的一个眼神、一句话,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权威 。当他处理政务时,那种果断和决绝,以及对权力的掌控欲,都被陈宝国演绎得入木三分 。特别是在面对功臣时,他的猜忌和疑虑,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,展现得十分到位 。在与徐达的对手戏中,他们之间既有兄弟般的情谊,又有君臣之间的权力博弈,陈宝国将这种复杂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。
张丰毅饰演的徐达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。他把徐达的豪爽、忠诚和大将风范演绎得淋漓尽致 。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,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,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。张丰毅通过他的表演,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徐达 。他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,指挥若定,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军事才能 。而在生活中,他对家人的关爱,对朋友的真诚,又让他显得十分亲切 。他与朱元璋之间的深厚情谊,以及对朝廷的忠诚,都在张丰毅的演绎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在得知朱元璋要与他结为儿女亲家时,他眼中流露出的喜悦和感激之情,让人看到了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。
王姬饰演的马皇后也为该剧增色不少 。她将马皇后的善良、睿智和大度演绎得十分到位 。马皇后是朱元璋的贤内助,她在后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。王姬通过她的表演,展现了马皇后的母仪天下的风范 。她对朱元璋的关心和支持,对后宫嫔妃的宽容和爱护,都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善良和大度 。在处理后宫事务时,她的睿智和果断,也让人对她敬佩不已 。在朱元璋为政务烦恼时,她会用温柔的话语安慰他,为他出谋划策,展现出了她的智慧 。
何晟铭饰演的太子朱标,将朱标的儒雅、宽厚和责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,他被立为太子后,便肩负起了未来统治天下的重任 。何晟铭通过他的表演,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太子形象 。他对兄弟的关爱,对朝廷事务的认真负责,都让人对他充满了敬意 。在面对朱棣的闯祸时,他总是会出面维护,展现出了他作为兄长的关爱 。而在处理政务时,他的睿智和冷静,也让人看到了他的能力 。
(二)新生代:注入青春活力与新视角
除了老戏骨们的精彩表演,剧中新生代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。冯绍峰饰演的朱棣,从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,到成年后的成熟稳重,他将朱棣的成长历程演绎得十分生动 。冯绍峰在表演中注重细节,他通过一些小动作和表情,展现了朱棣的性格特点 。在战场上,他的眼神坚定,动作果敢,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 。而在面对感情时,他又表现出了温柔和细腻的一面 。在与徐妙云的相处中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意,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。
颖儿饰演的徐妙云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。她将徐妙云的聪慧、大气和贤德演绎得十分到位 。徐妙云是徐达的女儿,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,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见识 。颖儿通过她的表演,展现了徐妙云的 “女诸生” 形象 。她在处理家庭事务时,有条不紊,展现出了她的聪慧和能干 。而在面对国家大事时,她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,展现出了她的大气和远见 。在与朱棣的感情戏中,她的表演细腻动人,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。
成毅饰演的少年朱棣,将少年朱棣的顽劣、机灵和胸怀大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他的表演充满了青春活力,为该剧注入了新的元素 。在剧中,他的一些调皮捣蛋的行为,让人忍俊不禁 。而在面对理想和抱负时,他又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。在得知自己要被安排政治联姻时,他的反抗和挣扎,让人看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 。而在战场上,他的勇敢和无畏,又让人看到了他的成长和担当 。
雨婷儿饰演的少年徐妙云,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演技 。她将少年徐妙云的聪慧、活泼和倔强演绎得十分生动 。在与朱棣的相处中,她的机智和勇敢,让人对她刮目相看 。她的表演充满了少女的纯真和活力,为该剧增添了一抹亮色 。在面对朱棣的逃婚时,她的愤怒和不甘,以及后来的理解和包容,都被雨婷儿演绎得十分自然 。
老戏骨与新生代演员的完美配合,使得《山河月明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。他们的表演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魅力,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温度 。
剧集的些许遗憾
尽管《山河月明》在众多方面表现出色,但这部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。
在剧情剪辑方面,由于该剧从最初的 80 集删减到 45 集,如此大幅度的删减使得不少情节出现了衔接不流畅的问题 。比如在第一集中,皇宫的戏份与前方战场戏份穿插时转场过于突兀,很多剧情没有过渡就直接跳转,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。杨明娜饰演的王妃,刚被抓进将军营帐,还没说一句台词,就直接转到下一个场景,王妃的死亡也只是通过别人的对话提及,这种剪辑方式破坏了剧情的连贯性和完整性,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。
从剧情内容来看,感情戏的比重安排有些失衡,有注水之嫌 。剧中凭空加入了一个蒙古公主海别作为朱棣的 “白月光”,她与朱棣之间的感情戏占据了不少篇幅 。在朱棣还未成年时,两人就有了诸多情感纠葛,又是上药又是互生情愫 。而且海别进了后宫,朱棣又与徐妙云有婚约,一场三角情感大戏就此展开 。这不仅与历史上朱棣和徐妙云深厚的感情不符,也分散了观众对主线剧情的注意力 。徐妙云作为朱棣的正妻,在剧中的戏份和情感刻画本应是重点,却因为海别的出现而被弱化,使得帝后之间先婚后爱的精彩故事线被冲淡 。
在人物塑造上,部分角色的设定与历史记载存在偏差,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。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威严、深谋远虑且手段强硬的帝王 。然而在剧中,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虽然展现出了对子女的关爱和普通父亲的一面,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削弱了他作为帝王的霸气和心机 ,让观众感觉他更像是一个护犊子的普通父亲,与历史形象有较大出入 。徐达在历史上沉默寡言,但在剧中却变得嘴碎、嘴馋,还是个 “女宝爸” ,这样的设定虽然增加了人物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气息,但却偏离了历史上徐达的真实形象 。
不过,这些不足之处并不能掩盖《山河月明》的光芒 。总体而言,它依然是一部制作精良、值得一看的历史剧 。它为历史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,也让观众对未来的历史剧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。希望未来的历史剧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和提高,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。
历史剧的新标杆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《山河月明》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,将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,让我们领略到了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政治斗争、军事征伐和文化繁荣 。精致还原的服化道,从服饰的等级分明到道具的烟火气与历史感交融,再到场景的宏大与细腻结合,无一不展现出明代美学的独特魅力,为观众打造了一场
视觉盛宴 。老戏骨与新生代演员的精彩碰撞,凭借各自精湛的演技,将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,使得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。尽管存在一些瑕疵,但它在剧情、服化道、演员表演等多方面的卓越表现,无疑为历史剧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。
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剧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,也为未来的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。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《山河月明》这样的优秀历史剧出现,它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和突破,以更加精良的制作、深刻的内涵和精彩的演绎,为观众呈现更多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,让历史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影视市场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。
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