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想象吗?
一个国家,活生生地在全球变暖的潮水中消失。
东京,曾是全世界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,而现在,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,谁能料到它的命运?
是天灾,还是注定的沉没?
谁敢保证,它不会真如漫画里那样沉入海底?
别把这当成科幻小说。
虽然日本政府不断强调,所谓的沉没论不过是末日预言,可这背后的风险,却像悬挂在脖子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可能掉下来。
试想,东京、横滨这些象征日本经济与文化的城市,能不能逃脱海平面上升和板块运动的双重威胁?
事实上,这个现实比任何科幻剧情都要逼真。
过去几十年,日本的地质灾难预警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:海平面每年上升,列岛每年下沉。
这个5毫米的速度,虽然对你我来说不值一提,但对于地质学家来说,5毫米就是全球气候变动的震中。
这是慢性危机,比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更加致命。
而此时,社交媒体上却开始疯传1.26亿日本人该搬去哪儿?
接收日本难民的最靠谱地方,中国不二选!
一瞬间,朋友圈被日本搬家话题刷屏。
大家的调侃、讨论中,充满了困惑离中国那么近,难道就不打算开放大门接收一下?
是不是太天真了?
放下这几张网络笑话,我们来看看冷硬的现实:联合国早就规定了气候难民的安置框架,而中国?
根本没在名单上。
你以为人口资紧张的中国会像那些温暖的国家一样慷慨接收吗?
呵呵。
14亿人口的负重前行,自顾不暇,哪有富余资去接收1.26亿的灾民?
而且,中国从历史上看,过去与日本的关系充满着许多未解的疙瘩,抗日战争的伤口,南京大屠杀的记忆,这些都不是说忘就能忘的。
所以,这个移民中国计划,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笑话。
更别提那些高喊去加拿大、去澳洲的人了,这些地方能接纳多少?
一想到这些理想移民地可能的人口承载力,真让人不禁发笑。
更让人心酸的是,媒体和舆论总是像放大镜一样放大这些灾难后的假设,而日本的政府、科学家、民众,依旧在硬着头皮继续生活。
是的,现实不是灾难片,灾难也不会等你做好准备才能降临。
你以为东京的防波堤能抵挡30米的海啸吗?
设计师提出的漂浮岛屿方案,也许在某个虚拟世界里能让你感到兴奋,可现实呢?
这些未来幻想就像口头禅一样,喊得响亮,但一碰到实际,全都露出马脚。
你看,不管怎样,灾难还是来了。
所有想象过的好转场景,最终都在一次次灾难的讨论中变得苍白无力。
那些所谓的漂浮岛屿,甚至连一片天空都没有。
技术呢?
也许过十年、二十年,才能支撑一个漂浮城市的梦想,但谁能保证,那时候日本不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?
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些网络评论。
日本民众如何自处?
他们对未来的恐慌与无奈早已从社交媒体的短文中流露。
每次灾难预警发布时,那些短短几行字背后,多少是无法言说的心情波动?
他们的心里是不是也有一股无法安放的无力感?
就像是在看一场无法逃脱的慢电影,等到高潮时一切都太晚。
换句话说,这个世界没法重新开始,只有放下过去,接受未来。
那么,未来的日本会是什么样呢?
我们只能等待,等待某天,东京这座传奇的城市,是否真的会因气候变化,变成历史的拼图之一。
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