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许多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,采取了与外族和亲的策略。这种和亲往往是将公主或者宗室女子嫁给其他国家的王子,以此换取和平或利益。然而,在中国历史上,有一位帝王采取了极为惊世骇俗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——他竟然不顾旁人的眼光,将自己的亲生母亲送去和亲。这个帝王就是卫国的君主——卫惠公。
卫惠公的母亲名叫宣姜,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,后来嫁给了卫国的卫宣公。最初,卫宣公打算将宣姜许配给自己的儿子,太子公子伋。然而,宣姜到达卫国后,卫宣公对她产生了异常的兴趣,认为如此美丽的女子不应当只嫁给自己的儿子,简直是浪费了她的美貌,太便宜公子伋了。于是,卫宣公决定不顾自己的面子,将未来的儿媳收入后宫,私自娶为妻。
展开剩余79%进入宫中的宣姜深受卫宣公宠爱,不久后为卫宣公生下了两个儿子,公子寿和公子朔。尽管宣姜在卫宣公那里得到了极高的宠爱,但由于卫宣公年纪渐长,如何能够满足年轻貌美的宣姜?因此,宣姜便把目光转向了本来应该是自己丈夫的年轻公子伋。
然而,公子伋是一个极为正直的人,十分重视礼数,不愿意与宣姜发生不正当关系。宣姜因此心生怨恨,经常在卫宣公面前诋毁公子伋。卫宣公深受宣姜影响,一怒之下,决定废除公子伋的太子之位,并且派遣他出使齐国,同时派遣刺客半途将其杀害。
然而,尽管宣姜心狠手辣,卫宣公却是个昏庸之主,未能看清其妻的真面目。公子寿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刻派人通知公子伋,让他迅速逃走。公子伋却拒绝了公子寿的帮助,最终公子寿亲自去找公子伋,劝他共饮一杯酒。在公子伋醉酒后,公子寿便穿上了他的衣服,以便迷惑刺客。刺客们见到公子寿穿着太子的衣服,误以为是公子伋,于是将他斩杀。
当公子伋清醒后,发现自己的弟弟已经死于非命,心如刀绞,痛哭道:“所当杀乃我也。”刺客听到这些话,以为公子伋已经认命,便再度将他斩杀。宣姜就这样间接地导致了自己亲生儿子的死亡,不禁令人疑惑,这位心狠手辣的女人是否曾感到一丝丝的悔恨或悲伤?
公子伋和公子寿死后,卫宣公将公子朔立为太子,之后卫宣公去世,公子朔继位,史称卫惠公。卫惠公继位后,卫国政局陷入动荡。尤其是公子伋和公子寿的党羽,时刻想着为二人复仇,这些势力很快就将卫惠公赶下了台。幸运的是,在齐国的支持下,卫惠公最终重新夺回了王位。
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,卫惠公不顾伦理和道德的束缚,将母亲宣姜改嫁给了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。这一婚姻引发了许多尴尬的局面,尤其是三位子女的身份问题:他们到底该称卫惠公为哥哥,还是称他为叔叔?
尽管卫惠公通过除掉两个兄长成功上位,但他的地位始终不稳固。卫宣公的种种不道德行为早已让卫国人民深感不满,而卫惠公通过残忍手段害死兄长的行为,更是激起了民众的愤怒。在朝廷内部,左右两位公子暗中策划推翻卫惠公,意图另立新君来取代他。
左右两位公子分别是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,两人都是卫国的公族公子,并且曾是公子伋和公子寿的老师。在公子伋和公子寿还活着的时候,左右公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党羽,旨在帮助自己的学生成为未来的国君。公子伋和公子寿死后,左右两公子立即联合起来,将仇恨的目光转向了卫惠公,誓言为公子伋和公子寿复仇。
卫惠公即位的第四年(周庄王元年,公元前696年)的冬天,左右公子的党羽发动政变,卫惠公慌忙逃往齐国寻求庇护。左右公子认为,国君的位子本应由公子伋或公子寿来继承,而绝不应该由品行不端的公子朔来继承。于是,他们决定拥立公子伋的弟弟黔牟为新的卫君,即卫君黔牟。
卫惠公即位后的第二十五年(公元前675年),周室发生内乱,周惠王逃往温国。卫惠公因此心生不满,联合南燕国共同立周惠王的弟弟王子颓为新王。公元前673年,在郑国的帮助下,周惠王重新复位。
公元前669年,卫惠公去世,谥号为“惠”。他的太子公子赤继位,是为卫懿公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